历史上最强盛20大帝国(四)

15蒙古帝国(Mongol Empire)

维度得分/满分简要说明
存续时间 (8)4/81206—1368 年,约 162 年,极速扩张后急速分裂
人口与领土 (20)19/20史上最大连续陆域帝国,横跨欧亚无垠草原与农耕腹地,占领两大文明区域
对后世影响 (30)21/30打通欧亚商路,促进文化交流,也造成大规模破坏与瘟疫传播,帝国本身未留下任何人文遗产,只留给后世强大而野蛮的形象
影响力范围 (15)14/15自东亚到东欧,统治多民族与文化区域
科技经文成就 (15)10/15驿站制度客观上促进贸易往来,然而自身科技相对薄弱
制度创新 (6)3/6“四大汗国”分封,驿站与多民族管理有长处,但缺乏有效文官管理体系
军事能力 (6)6/6极强的骑射机动战力,在13世纪打遍欧亚大陆,难逢敌手,多次单独消灭强大敌国
合计77/100

重要事件年份:

  • 1206 年: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
  • 13 世纪上半叶:大举西征,先后灭花剌子模、西夏、金等政权
  • 1271 年:忽必烈建立元朝
  • 1368 年:元朝退回漠北,蒙古帝国整体瓦解

起止年份1206 年(成吉思汗即位)至 1368 年(丢失中原,四大汗国割据)

作者简评:蒙古帝国以惊人的骑射战力横扫欧亚大陆,建立起空前绝后的陆上帝国。其对于跨区域贸易、文化和技术传播的促进意义极大,亦改变了中国、俄罗斯与中亚等广大地区的历史走向。分裂后各大汗国逐渐本地化,在世界史视角下可以看作是另一种类型的“全球化先驱”。

16. 德意志帝国(German Empire)

维度得分/满分简要说明
存续时间 (8)3/8从 1871 年普法战争后建立,到 1918 年一战末帝国解体,存续时间不长,但标志着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
人口与领土 (20)15/20本土位于欧洲中部,另外在非洲及太平洋地区拥有若干殖民地(德属东非、德属西南非、德属新几内亚等)
对后世影响 (30)25/30德意志统一深刻改变欧洲力量平衡;其在经济、科技、工业方面的崛起,引发列强竞逐并最终走向一战。
影响力范围 (15)12/15在欧洲大陆拥有强大影响力,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殖民,但总体规模远不及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
科技经文成就 (15)14/15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,德意志在化学、物理、工程等领域迅速崛起,大学与科研机构举世闻名
制度创新 (6)4/6拥有君主立宪制度,议会(帝国议会 Reichstag)在宪政上有所发展,但皇权与军方仍掌握关键权力
军事能力 (6)4/6一战前夕的普鲁士军事传统使得陆军极为强大,但海军建设虽有威廉二世大力推动,仍难敌英国皇家海军
合计77/100

重要事件年份

  • 1871 年:普法战争胜利,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
  • 1880—1914 年:经济腾飞,成为欧洲工业强国
  • 1914—1918 年:一战失败,帝国崩溃

起止年份1871 年(德意志统一)至 1918 年(一战后皇帝退位)

作者简评:德意志帝国的建立,标志着普鲁士式军事与官僚体系在统一德意志的胜利,也彻底重塑了欧洲大陆的格局。其在工业和科研上拥有惊人的爆发力,却因对外扩张和欧洲外交体系的失衡,与其他列强共同走进了一战的漩涡。

17. 葡萄牙帝国(Portuguese Empire)

维度得分/满分简要说明
存续时间 (8)6/815 世纪初到 20 世纪 70 年代,逾五百年
人口与领土 (20)16/20非洲、亚洲、南美(巴西)等商站与殖民地,人口约六千万
对后世影响 (30)23/30开创“大航海时代”,奠定葡语世界,并带动全球贸易变革,巅峰较短,除部分据点外影响力集中在葡语地区
影响力范围 (15)12/15印度洋、非洲西岸、巴西,以及远东(马六甲、澳门)皆有据点,但海上影响在16世纪即被英法荷迅速取代
科技经文成就 (15)11/15航海科技领先欧洲,推动地理大发现与海洋贸易革命,其他领域成就乏善可陈
制度创新 (6)4/6最早形成遍布全球的商站-殖民管理模式,为后来殖民大国效仿
军事能力 (6)4/6以制海权和航海技术著称,陆战能力相对一般;16~17 世纪一度与西班牙合并(伊比利亚联盟)
合计76/100

重要事件年份

  • 1415 年:占领北非休达,拉开海外扩张序幕
  • 15—16 世纪:恩里克航海学校、大航海时代引领欧洲
  • 1822 年:巴西独立
  • 1975 年:安哥拉、莫桑比克等非洲殖民地独立,帝国终结

起止年份15 世纪初(航海先驱并占据休达据点)至 20 世纪 70 年代(非洲殖民地全部独立)

作者简评:葡萄牙帝国是欧陆最早迈向海洋的先行者,点燃了欧洲全球扩张的火炬。它将航海技术与全球贸易带到了全新高度,也在非洲、南美与亚洲各地建立据点。不过,资源有限导致其最终在列强竞争中失势。

18莫卧儿帝国(Mughal Empire)

维度得分/满分简要说明
存续时间 (8)6/81526—1857 年,统治南亚约三百余年
人口与领土 (20)18/20全盛期几乎统一印度次大陆,人口可达一亿
对后世影响 (30)23/30对南亚次大陆的行政管理、宗教文化(伊斯兰与印度教融合)、建筑艺术(泰姬陵等)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,但影响范围也局限在南亚
影响力范围 (15)11/15主要集中于印度半岛及周边,对中亚、波斯区域也有一定联动,但未形成跨大陆性的全球扩张,近在咫尺的斯里兰卡也未能控制,羸弱的海上影响力为其后被大英帝国灭亡埋下伏笔
科技经文成就 (15)11/15融合波斯文化与本土传统,在文学、艺术、建筑方面等古典文化成就突出(莫卧儿绘画、精美陵墓建筑等),在火器技术上也领先于印度本土其他政权,近代化进程已经不是落后可以形容,直接归为零成就
制度创新 (6)3/6建立较完善的中央集权体系,但比其他古典文明巅峰可以说晚了近一千年,在阿克巴时期推行宗教宽容与官僚改革,吸收了波斯与当地传统行政模式
军事能力 (6)3/6依赖火器与骑兵的组合早期优势明显,后期国力衰退、叛乱与外部势力(如英国)的介入导致灭亡
合计75/100

重要事件年份

  • 1526 年:巴布尔在帕尼帕特之战中击败德里苏丹国
  • 1556~1605 年:阿克巴大帝在位,帝国进入鼎盛期
  • 1658~1707 年:奥朗则布扩张版图,但也埋下宗教及财政危机
  • 1857 年:印度民族起义(Sepoy Mutiny),英方废黜末代皇帝巴哈杜尔·沙二世

起止年份1526 年(帕尼帕特之战)至 1857 年(印度民族起义,英军剥夺皇帝权力)

作者简评:莫卧儿帝国将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本土传统巧妙融合,创造了辉煌的艺术与经济成就。泰姬陵、红堡等建筑杰作体现其审美与包容。可惜在面对西方列强枪炮时逐步败退,终被殖民势力取代。

19. 日本帝国(Japanese Empire)

维度得分/满分简要说明
存续时间 (8)6/8从德川家康开创幕府(1603)到 1945 年二战战败,在形式和体制上历经封建幕府、明治天皇立宪君主、昭和军国主义等阶段,跨度超过三百年
人口与领土 (20)16/20二战前夕领土包括本土与朝鲜半岛、满洲(伪满洲国)、台湾、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多占领区,人口亦大幅增长
对后世影响 (30)22/30深刻改变东亚近现代史,二战后日本又迅速重返经济大国
影响力范围 (15)11/15主要在东亚-太平洋,对欧美也形成一定冲击(珍珠港等),明治维新与日俄战争时期确实给亚洲各国带来了“白种人可以做到的,亚洲人一样可以做到”的士气鼓舞,但其随后的侵略扩张活动也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
科技经文成就 (15)11/15明治维新后工业、教育快速发展,但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破坏巨大,且整体科研规模仍受资源等限制
制度创新 (6)3/6德川时期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幕藩体制;明治宪法引入近代立宪要素,但其后的军国主义将整个东亚及东南亚拖入深渊
军事能力 (6)4/6日俄战争独胜沙俄、二战初期席卷东南亚,但终被多国合力击败
合计73/100

重要事件年份

  • 1603 年:德川家康建立幕府
  • 1853 年:美国佩里黑船来航,幕府被迫开放
  • 1868 年:明治维新,废幕府、兴新政
  • 1894~1895 年:中日甲午战争
  • 1904~1905 年:日俄战争
  • 1937~1945 年:全面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
  • 1945 年:二战结束,日本战败

起止年份1603年(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列岛,建立幕府)至 1945 年(二战战败投降)

作者简评: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幕府迅速崛起为近代化帝国,是东亚近代最具戏剧性的历程。其军国主义扩张给亚洲邻国带来巨大创伤,也让自己连挨两颗核弹,在二战后被强行“改造”为和平宪政国家,对东亚乃至全球的国际关系产生持久影响。

20. 神圣罗马帝国(Holy Roman Empire)

维度得分/满分简要说明
存续时间 (8)6/8962—1806 年,约 844 年,中欧多邦林立的松散联盟
人口与领土 (20)14/20涵盖德意志、奥地利、北意大利等地区,内部高度分裂
对后世影响 (30)23/30宗教改革与德意志邦国的前身,奠定中欧复杂政治格局
影响力范围 (15)11/15主要在中欧,对西欧与东欧亦有延伸,神权与皇权纠葛广泛
科技经文成就 (15)11/15孕育了日后德国的音乐、哲学与科学传统,但统一度不足
制度创新 (6)3/6选侯制、诸侯自治,类似封建邦联
军事能力 (6)3/6
多数时期内部分裂,对外战争常需邦国协同,独立军力难称顶尖
合计71/100

重要事件年份

  • 962 年:奥托一世加冕
  • 1356 年:《金玺诏书》确立选帝侯制度
  • 1517 年:宗教改革开始(马丁·路德《九十五条论纲》)
  • 1618~1648 年:三十年战争
  • 1806 年:在拿破仑压力下,神圣罗马帝国解散

起止年份962 年(奥托大帝加冕)至 1806 年(皇帝弗朗茨二世退位)

作者简评:神圣罗马帝国常被评价为“既不神圣、也不罗马、更非帝国”,但其漫长的历史恰恰说明了中欧地区政治多元与封建格局的复杂性。它为德意志地区乃至欧洲的宗教、文化与政治争端提供了“大舞台”,也见证了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的关键转变。

本次20大帝国系列完结,按洲际划分,欧洲入榜11,亚洲8,美洲1

按主要文明圈划分:

欧美基督教文明圈 + 地中海文明圈 8 + 2

东亚文明圈 4

阿拉伯文明圈 2

俄罗斯文明圈 2

南亚文明圈 1

游牧文明圈 1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